自從國安法之後,忠國人這些年討論香港的基調變成了【香港即將變成一個普通內地城市】,頗有幸災樂禍的意思。這種觀點十分無知可笑。香港衰落的參照物是過去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,而不是內地的城市例如鄭州、沈陽、武漢、西安之類。即使香港明天就廢除一國兩制,全面實行戶籍制度,那香港戶口的門檻起碼也是和上海級別相當的,14億忠國人當中沒幾個有資格拿到香港戶口。即使香港明天就和內地一樣實行外匯管制,但香港多年積累的外匯兌換業務和遍地的錢莊,也會讓香港人有充分的資本外流通道。這些都完全不同於忠國內陸地區。忠國粉農階層的時間線趨近於零,他們無法理解歷史積累對於現實的作用有多重要。這些忠國粉農與其幸災樂禍香港,不如想辦法給自己搞個忠國一線城市身份,以便保自己賤命。不過,粉農們要有這個危機意識,也沒工夫去幸災樂禍香港了。香港在徹底崩潰以前,尚且能作為外逃的一個中轉站,香港人現在不是【悶聲大發財】,而是【悶聲大逃難】。而中國內地的大部分城市,連做中轉站的資格都沒有,根本就是沼澤地。